154 | 0 | 57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正>一般理论问题是自在的,俄罗斯学也是自在的,这是俄国一系列学科如地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和艺术学等的主要命题。在俄罗斯学诸基本研究领域形成之后(若论研究工作的强度和成果的重要性),还出现了俄国的东方学。俄国学界对于罗曼-日耳曼文明的研究尽管个别成果很有价值(如俄国学者对英国经济史或法国大革命研究做出的贡献),但仍始终表现出某种片段性和寄生性。我
Abstract:[1]巴托尔德·瓦·伏:欧洲与俄国东方研究史[M],圣彼得堡皇家大学讲义,圣彼得堡,1911;第二版,列宁格勒,1925。可能雅可布逊所指为此书第二版(列宁格勒,1925)。
[2]叶戈罗夫·德·费:苏联数学成就//1917-1927年苏联科技[C],科学院院士阿·费·约飞,戈·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院士阿·叶·费尔斯曼编著,3卷本,莫斯科,1927。
[3]所指实为俄罗斯自然地理学家和植物学家加夫里拉·伊万诺维奇·坦菲利耶夫(1857-1928)的四卷本著作《俄罗斯地理学》(1916-1923),该书被雅可布逊误称为《苏联地理学》。
[4]自1918年11月至1919年4月德意志帝国经十一月革命覆灭后政权曾短期宣布为数个联盟共和国,如,柏林,慕尼黑被宣布为巴伐利亚联盟共和国等等。相似术语晚些时期应用于表示1922年产生的苏联(实际为苏维埃联盟)。
[5]雅各布逊所谈为俄国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学家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泽列宁(1878-1954)的著作《俄罗斯民间传说》,柏林;莱比锡,1927。
[6]施佩特·古·古:俄罗斯哲学发展概述[M],第一部分,彼得格勒,1922。
[7]泽列宁·德·康:文化遗传学研究著作的远景规划//地方志[J],1928年,第5卷,第5期。
[8]萨维茨基·彼得·尼古拉耶维奇(1895-1968)俄罗斯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布拉格语言学小组成员,欧亚主义运动积极活动家。雅可布逊援引书名:萨维茨基·彼·尼:俄罗斯—特殊的地理世界,巴黎,1927。
[9]同种凝集—数组血液的可溶性和人的种族属性之间有规律的相互关系现象。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俄罗斯和德国曾进行过对同种凝集的集中研究。见:卢巴什金,捷尔曼:为结构研究方法的同种凝集//医疗事业[J],1924年第20期;施瓦茨,尼姆佐维茨卡娅:同种凝集,其种族与临床意义//喀山医疗杂志[J],1925年第6期。
[10]布纳克·维克托·瓦列里安诺维奇(1891-1979)—俄国人类学家,人类形态学、种族学、人类起源和言语起源问题等著作的作者。布纳克·维·瓦:人体测量学研究教学法[M],莫斯科,1925。
[11]维什涅夫斯基:人的起源和古代,列宁格勒,1926年;血的同种凝集的种族意义//苏联科学院院报[N],1927年,第21卷。
[12]维什涅夫斯基:种族的意义[M]。
[13]泽列宁:俄罗斯的民间传说,柏林,莱比锡,1927;特鲁别茨科伊·尼·谢:俄罗斯自觉意识问题,文集,巴黎,1927。
[14]布勃里赫·德·弗:摩尔多瓦编年史//芬兰-乌戈尔语系民族文化研究者列宁格勒协会,1927-1928年工作报告,列宁格勒,1928。布勃里赫·德·弗:埃尔齐亚语语音和音位,莫斯科,1930。布勃里赫·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1890-1949),芬兰-乌戈尔语专家,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15]谢利谢夫·阿法纳西·马特维奇(1886-1942),俄罗斯语言学家,斯拉夫学者。见谢利谢夫·阿·马:西伯利亚方言学概论[M],第1卷,伊尔库斯克,1921。
[16]格奥尔吉耶夫斯基:外贝加尔的莫斯科系统俄语方言研究(依照1929年夏天外贝加尔方言学行程的材料,符拉迪沃斯托克,1930)[M]。
[17]贝尔·卡尔·马克西莫维奇(1792-1876),胚胎学奠基人,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彼得格勒科学院院士(1828)
[18]贝格·列夫·谢苗诺维奇(1876-1950),自然地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46)。贝格·列·谢:规律性基础上的进化论或进化[M],彼得格勒,1922。
[19]科佐-波利扬斯基:反达尔文主义的最新科学。进化理论、有机世界进化的新学说的阐释和批评分析[M],克拉斯诺达尔,1923。
[20]道古恰耶夫·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1846-1903),俄罗斯地理学家,土壤学家,自然历史地带学说奠基人。见道古恰耶夫·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自然地带学说。横向与纵向土壤带[M],圣彼得堡,1899。
[21]谢尔巴·列·弗:东卢日支方言[M],彼得格勒,1915。
[22]布勃里赫·德·弗:北卡舒布人的重音体系[M],列宁格勒,1924。
[23]库利巴金·斯捷潘·米哈依维奇(1873-1941),俄国斯拉夫学者,语言学家。见库利巴金·斯·米:塞尔维亚语语音学和形态学简论[M],哈尔科夫,1909。
[24]谢利谢夫·阿法纳西·马特维奇:马其顿方言学概论[M],第1卷,喀山,1918。
[25]杜尔诺沃·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1876-1936),俄国语言学家,方言学家,语言历史学家,见杜尔诺沃·尼·尼:俄国语言史概论[M],莫斯科,列宁格勒,1924。
[26]在维也纳大学授课期间特鲁别茨科伊非常重视古斯拉夫学问题。见特鲁别茨科伊·尼·谢:拉巴河沿岸语言中共同斯拉夫语的影响,斯拉维亚,布拉格,1925-1926。
[27]布拉霍夫斯基·列昂尼特·阿尔谢尼耶维奇(1888-1961),俄国和乌克兰语言学家,见最新出版:布拉霍夫斯基:波兰语的重音注释[M],基辅,1950。
[28]孔达科夫·尼科季姆·帕夫拉维奇(1844-1925),拜占庭艺术与俄罗斯艺术史学家,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29]雅斯特列波夫·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1867-1922),俄罗斯历史学家,斯拉夫国家与民族历史专家。
[30]尼古拉·巴甫洛维奇·伊格纳季耶夫(1832-1908),自1888年起担任斯拉夫慈善协会主席。
[31]帕拉茨基·弗兰基舍科(1798-1876),捷克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彼得格勒科学院外籍成员(1863),布拉格斯拉夫代表大会主席(1848)。著有六卷本《捷克和摩拉维亚境内捷克民族史》。
[32]汉卡·瓦茨拉夫(1791-1861),捷克诗人,语文学家,捷克民族复兴活动家。
[33]波利弗卡·伊尔日(1858-1933),捷克语文学家,斯拉夫语言文学、民俗学专家,布拉格卡尔洛沃大学教授。五卷本格林童话经典评论合作者。
[34]魏纳特·米洛什(1890-1939),捷克语文学家,斯拉夫学家。
[35]列德尼斯基·瓦茨拉夫(1891-1967),波兰斯拉夫学家,俄罗斯文学专家。二战后在美国工作。
[36]罗马法术语,父系继承共同性。
[37]涅克拉索夫·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1885-1950),莫斯科大学教授,古代俄罗斯艺术和建筑史领域专家。见涅克拉索夫·阿·伊:俄国民族建筑学[M],莫斯科,1924。
[38]马克思·阿布拉莫维奇·布洛赫,化学家,科技历史学家。见布洛赫·马·阿:阿·拉瓦锡的生活与创作//阿·拉瓦锡:回忆录[M]。
[39]克拉斯诺夫·彼得·尼古拉耶维奇(1869-1947),俄国将军,国内战争时期白卫军运动积极活动家,小说家。
[40]斯维亚托波尔克-米尔斯基·德米特里·彼得罗维奇(1890-1939),俄国文艺学家,批评家。1917年后侨居国外,1932年回苏联。
①古斯拉夫语的两种字母表之一。
②恰佩克(1890-1938),捷克作家。
③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著有讽刺小说《好兵帅克》。
④汉卡(1791-1861),捷克学者兼诗人,整理出许多古代斯拉夫文献。
①拉瓦锡(1743-1794),法国化学家,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著有《化学基本教程》(1789),因担任总包税商,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斩首。—译注
②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国作曲家,1910年起侨居国外。
③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苏联作曲家。
①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国诗人,1922-1939年间侨居国外。
②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俄国诗人,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③克拉斯诺夫(1869-1947),俄国国内战争时期的白军将领,1919年流亡德国,二次大战后被苏联法院判处死刑,所著《从双头鹰到红旗》于1921-1922年间在柏林出版。
④米尔斯基(1890-1939),俄国文艺学家,1920-1932年侨居西欧,他用英文写作的两卷《俄国文学史》为西欧的俄国文学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I512.06
引用信息:
[1]罗·雅各布逊,王丽欣.俄国斯拉夫学的当代前景[J].俄罗斯文艺,2013(02):125-133.DOI:10.16238/j.cnki.rla.2013.02.006.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存在主义视域下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小说研究”(批准号09YJC752006)阶段性成果;;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雅各布逊与巴赫金诗学比较研究”(批准号1251z005)阶段性成果;; 哈尔滨师范大学团组预言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