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 8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① 参见曹靖华主编《俄国文学史》第一卷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 ,第 4 95页。
②、⑤ 韦勒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评论史概述》 ,邵殿生译 ,《世界文论 (5)———波佩的面纱》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 ,第 14 6页 ,第 14 9页。
③ 弗里德连杰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维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 ,见《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白银时代”》 ,圣彼得堡 ,1995年 ,第 3 96页。
④ 叶萨乌罗夫《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性范畴》 ,彼得罗扎沃茨克 ,1995年 ,第 13 0、13 2页。鲍恰罗夫文章《记一次谈话及相关问题》 ,见《新文学评论》1993年第 2期。
⑥ 别尔加耶夫《俄罗斯共产主义的本源和意义》 ,莫斯科 ,1990年 ,第 8页。
⑦ 索罗金《二十世纪俄罗斯民族的基本特征》 ,见《论俄罗斯与俄罗斯哲学文化》 ,莫斯科 ,1990年 ,第 4 83页。
⑧ 森科夫斯基《俄国哲学史》第一卷第二部 ,列宁格勒 ,1991年 ,第 2 2 6页。
⑨ 别尔加耶夫《俄罗斯思想》 ,见《论俄罗斯与俄罗斯哲学文化》 ,莫斯科 ,1990年 ,第 183页。
⑩、 、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白春仁、顾亚铃译 ,三联书店 ,1988年 ,第 64、98页 ,195页 ,10 5页 ,10 6页。
译文据明斯克“白俄罗斯”出版社 1990年版圣经《所罗门智慧书》第一章 13 -14。
《死亡的智慧学说》 ,转引自《亘古不灭之光———观察与思辩》 ,莫斯科 ,1994年 ,第 4 0 1页。
别尔加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 ,徐黎明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 2 8页。
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 ,晓河译 ,《巴赫金全集》第五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第 3 74页。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2000.03.006
中图分类号:I512
引用信息:
[1]王志耕.走入宗教文化语境: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模式构想[J].俄罗斯文艺,2000(03):26-29.DOI:10.16238/j.cnki.rla.2000.03.006.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