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 0 | 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未能实现的爱情》是一部反映作家生活的中篇小说,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读者很感兴趣的生活领域。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往事的回忆,描叙了全国闻名的作家切尔内绍夫创作上的失败和爱情的不幸,着重表现了他的痛苦和悔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作者又把创作和爱情这两条线索连在一起,进一步揭示了切尔内绍夫的悲剧在于他脱离了人民和生活,惧怕艰苦的劳动,经不起名利和金钱的引诱。正如年轻车工别佳一针见血指出的,“您不理解我们的生活,您不理解它,因为您不热爱它”。切尔内绍夫的搭档库普里克是作品中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也是当代苏联文学中引人注目的形象。这个所谓的“文学事务代理人”,实际上是个招摇撞骗的文学掮客。作者对这个形象以及切尔内绍夫同他的始终剪不断的关系的描写,意在说明切尔内绍夫的悲剧不仅是作家个人品质所致,同时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健康的文学评论和文学风气可以造就文学的天才,庸俗的文学评论和文学风气也可以轻易毁掉文学的天才,这是文学史上无数的事实反复向我们揭示的真理。作者安那托里·伊凡诺夫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青年近卫军》杂志主编。作家1928年生于农民家庭,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1950年毕业于哈萨克基洛夫大学新闻系。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阿尔金之歌》(1956),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牵牛花》(1958)、《正午影消》(1963)、《永恒的召唤》(1970—1978),中篇小说《尘世间》(1971)、《冤仇》(1979)。其中两部曲革命历史小说《永恒的召唤》(第一部)曾获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和金苏工人题材征文奖,根据小说改编的多集同名电视片又获1979年全苏国家奖金。
Abstract:① 引自阿·托尔斯泰1936年4月19日在全苏列宁共产生义青年团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见《阿·托尔斯泰论文学》第125页,1980年,中文版。
① 出自莱蒙托夫的抒情诗《祖国》(1841) 。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A.伊凡诺夫 ,陈真 ,张若娴.未能实现的爱情[J].俄罗斯文艺,1983(06):40-61.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