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 0 | 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安德烈·科洛索夫》(《АндрейКолосое》)是屠格涅夫的早期作品,发表在受到俄国先进人物称赞的《猎人笔记》之前,是作者走上批判现实主义道路的第一篇小说.别林斯基在这篇小说中看出屠格涅夫在"寻找自己的道路",并对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兴趣.署格涅夫在《安德烈·科洛索夫》中成功地塑造了安德烈·科洛索夫这个"不寻常"的人物.不同于三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浪漫主义小说中的人物,科洛索夫胸怀坦荡,没有那种"虚假的冷漠","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装腔作势."但他一旦对先前的恋人失去真正的爱情,便毅然同她分手.而他的朋友兼信徒尼古拉看到科洛索夫抛弃瓦利娅,便自作多情想取而代之.当瓦利娅答应嫁给他后,他却动摇、翻悔了.通过这一鲜明对比,小说结尾指出,科洛索夫这种人比那些懦弱的人,"更能深刻地理解爱情的神圣".在作者看来,只有那种对生活持明确简朴的看法的人,才能称为"不寻常的人".而尼古拉这样的人只能是多余的人而已.这两个人物的社会意义就在于作者塑造了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知识分子当中一部分人的真实的典型,并开屠格涅夫笔下多余人的先河.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在年青时代很喜欢这篇小说,因为"其中提出了爱情的真诚性"问题.
Abstract: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1982.05.006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屠格涅夫 ,章廷桦 ,连铗.安德烈·科洛索夫[J].苏联文学,1982(05).DOI:10.16238/j.cnki.rla.1982.05.006.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