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04, 130-132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与季哈诺夫会面及后续思考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126)子课题“当代俄罗斯艺术公共领域的调查研究”
邮箱(Email):
DOI:
10.16238/j.cnki.rla.2014.04.023
179 | 2 | 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摘要:
<正>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斯拉夫流散学者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老一辈中,雅各布森、伊利亚德等人文学者,个个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小一辈中,齐格蒙·鲍曼、托多罗夫、米兰·昆德拉、克里斯特瓦,大的已近90岁,小的已到了古稀之年,仍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新一辈中,深得精神分析之精髓的齐泽克,虽定居于斯洛文尼亚,但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西方讲学,其名之盛,大有赶超前两辈之势。新一辈中,还有一位才俊加林·季哈诺夫,
Abstract:
暂无数据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2014.04.023
中图分类号:I512.06
引用信息:
[1]凌建侯.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与季哈诺夫会面及后续思考[J].俄罗斯文艺,2014(04):130-132.DOI:10.16238/j.cnki.rla.2014.04.023.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126)子课题“当代俄罗斯艺术公共领域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