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 1 | 14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存在的难民"是佩列文的小说《夏伯阳与虚空》的注册商标,主人公虚空因在两个时空中的往返穿越而对脚下潮湿的土地产生深度怀疑。作家借助禅宗的"本来无一物"偈语使"世界就是幻象"成为可能,而"世界是文本"的判断让文本编织的世界具有不真实的属性,文本由此完成对现实本身的解构。
Abstract:A displaced person of being is the trademark of Pelevin's Buddha's Little Finger. Pustota, the hero of the novel, has deep doubts about the damp land beneath due to his time travels between two time-space continuums. With a gatha of Zen sect, "all begins with nothing", the novelist makes "the world is an illusion" possible. The idea of "text as the world" renders the world of text an untruthful one, and thus the reality itself is deconstructed by text.
[1] Генис А.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умер[M]. М.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1999.
[2]大藏经,No. 94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首楞严经序T19[Z]。
[3]大藏经,No. 25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T08[Z]。
[4][俄]维克多·佩列文:夏伯阳与虚空[M],郑体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 Пелевин В. Желтая стрела[M]. М.: Вагриус, 2003.
[6] Пелевин В. Свет горизонта. // Жизнь насекомых. Свет горизонта[M].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Эксмо, 2005.
[7]郑永旺:游戏·禅宗·后现代——佩列文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俄]维·佩列文:一个中国人的黄粱梦——一个中国民间故事[J]//王进波译,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2期。
[9] Николаев П. Русские писатели 20 века[Z]. М.: Науч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ольшая россий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Рандеву-АМ》, 2000.
[10]姚卫群:佛学概论[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1]佛教大辞典[Z],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2]大藏经,№1564,中论(卷1)T30[Z]。
[13] Руднев В. П. Словарь культуры XX века. Ключевые понятия и тексты[Z]. М.: АГРАФ. 1999.
[14][瑞士]费尔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15]方城: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6] Jacques Lacan. The Four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M]. New York:Norton, 1978.
[17]郑永旺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理论分析与文本解读[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18] Липовецкий М. Н. Русский постмодернизм: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ческой поэтики[M].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 Уральский педуниверситет, 1997.
[19]大藏经,No. 235,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T08[Z]。
[20][法]罗兰·巴特:文之悦[M],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星云法师:六祖坛经讲话[M],新世界出版社,2008。
(1)Форма在俄语中与佛经的“色”对应。
(1)小说主人公的名字。
(2)本论文所使用的《大藏经》是1960年由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会”出品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藏经》,亦有《大正藏》之称,这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佛教界应用最广泛和比较完备的版本。引用时,论文按目前比较通行的方法进行标注,即大藏经的号码,卷和位置。位置又必须按每部经书中的“品”进行编号,如《金刚经》分三十二品。所以会出现字母“p”+数字表示是多少“品”,字母a、b、c等字母表示在“品”中的顺序,这和《圣经》标注方式是一样的,即知道章节,就能查到内容。以下《大藏经》均按此方法标注,不再一一说明。
(1)“存在的难民”是指由于现实的虚妄和人物的精神分裂等特征,主体无法回答“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如何能让脚下潮湿的土地停止漂移”等问题,观点散见于拙著《游戏·禅宗·后现代——佩列文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12-213页)、论文《试析<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宗教秘密阿那伽玛佛》(《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4期,第78-80页)之中,但作者并未对“存在的难民”这个概念展开详细而深入的论述。
(2)“虚空”和佛教空观的“空”(sunyata)是不同的概念,虚空在佛教中有“广大无边”之意,也可以表示与现实处在不同维度的时空,如“虚空法界”。根据全文的内容判断,“空”更适合作为彼得的姓氏,本文虽然用虚空一词,但意义是指佛教中的“空”。
(3) 俄 文 为 пустота – это любая форма,这句话心经》中“空即是色”的俄文直译。Пелевин в. Чапаев и Пустота. М.: Вагриус, 2004, с. 381.
(4)姚卫群:佛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第255页。
(1)“方便”为佛教术语,指对不同根性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佛教的“法”。
(1)其实荣格用的不是“象征”(символ, simbol),而是原型(archetype)和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
(2) 图尔库七世为《夏伯阳与虚空》所写的《序言》,第1 页。
(3) 夏伯阳即恰巴耶夫,前者为电影的译名。
(4) 参见图尔库七世为《夏伯阳与虚空》所写的《序言》,第1页。
(1)参见图尔库七世为《夏伯阳与虚空》所写的《序言》,第1页。
(1)Text(文本)源自拉丁语texture,最初的意思是纺织品,而词根tek有make之意。
(1) 罗兰·巴特: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6页。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2021.01.004
中图分类号:I512.074
引用信息:
[1]郑永旺.“存在的难民”:《夏伯阳与虚空》中的禅宗思维解析[J].俄罗斯文艺,2021(01):24-32.DOI:10.16238/j.cnki.rla.2021.01.004.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俄罗斯文学批评流派研究”(编号17BWW034)的阶段性成果; 黑龙江大学对俄问题研究专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中俄文艺战略比较研究”(编号DEZ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