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1984, 05, 84-92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10.16238/j.cnki.rla.1984.05.012
摘要:

<正> 我想,在遥远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当中总会有人用这几个字做为开头,来讲述一位名叫米哈伊尔·亚力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的伟大的哥萨克村民的故事,他以他那气势磅礴的才华所迸发出来的神奇威力,把一条本来远非最宽最深的河流开凿得如此宽阔,使它畅流于普天之下,让静静的顿河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④ 参见草婴译《顿河故事》中《浅蓝的原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② 引自金人译《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① 参见金人译《静静的顿河》第4部第8卷第17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② 译文引自草婴译《顿河故事》第22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③ 译文引自草婴译《被开垦的处女地》第1部第216页,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① 1930年联共(布)中央动员一批先进工人支援农业集体化工作,原定名额二万五千人(实际下乡人数比这个多),参加这个工作的人被称“两万五工作队员”。其中有许多人来自列宁格勒普基洛夫(或译普蒂洛夫)工厂,该厂工人以优良的革命传统著称。参见草婴译《被开垦的处女地》第1部第2章。

③ 译文引自草婴译《被开垦的处女地》第1部第144页,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① 《被开垦的处女地》第1部开头,译文引自草婴译本。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1984.05.012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М·阿列克谢耶夫 ,范国恩.米哈伊尔·肖洛霍夫[J].苏联文艺,1984(05):84-92.DOI:10.16238/j.cnki.rla.1984.05.012.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