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 | 47 | 60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巴赫金“微型对话”理论是在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理论中与“大型对话”一同提出的。本文从这一理论出发 ,对其展开探讨 ,一共涉及以下两部分 :一、“微型对话”理论的提出以及其实质性的探讨 ;二、“微型对话”与“大型对话”的关系及意义 ;
Abstract:[1]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4] 钱中文: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译本前言[A],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5]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6]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7] 李衍柱: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A],文史哲[J],2001,(2)。
[8]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9] (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0] 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基本信息:
DOI:10.16238/j.cnki.rla.2002.05.017
中图分类号:I512
引用信息:
[1]肖锋.巴赫金“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J].俄罗斯文艺,2002(05):70-73.DOI:10.16238/j.cnki.rla.2002.05.017.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