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晖;
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科幻创作历程呈现出与苏联科幻小说传统中乌托邦根源的创造性对话,潜藏着作家借科幻之外衣向人文主义问题的哲学性发问,其核心命题之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及与此相伴的“人的危机”。围绕“人与自然”的讨论隐含在斯氏兄弟包罗万象的时空构建中:他们站在60-80年代的苏联社会生活语境中眺望远处与未来,生发出关于现代与未来、苏联与世界、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多重想象。在这些交错空间的背后,是“人”所代表的自我或周遭世界与“自然”或“非人”所代表的他者或远方世界之间的映现与接触。斯氏创作的体裁融合与泛文化性,赋予了这一范式丰富的面貌与内涵:科幻语境中的人类与外星人,民间口头创作语境中的家乡与异土,基督教语境中的人之国与神之国,诺斯替派与摩尼教语境中的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在其书写中得以呈现。与此同时,斯氏笔下的自然从一开始外在于人并抗拒人的力量形象,逐渐变形为人本身的异化形象,转而成为参与解构人文主义的哲学象征。通过构建种种不同的自我与他者,作家描绘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类与后人类的多种互动模式,斯氏的他者谱系既反映出对于俄国自然诠释传统的继承与反思,也对话了超越俄国本土意识的西方人文主义问题。从花园到宇宙,斯氏兄弟的科幻写作折射出对于人类认知与创造疆域之演变与局限的观察,以及关于人与自然相遇时所暴露的理性危机的深思。
2023年01期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夏益群;曹晓梅;
俄罗斯学界对地方书写的研究主要存在内外两种倾向:一种以超级文本理论为基础向外进行文化探寻,一种以元地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向内阐释人的心理图景。俄罗斯诸多作家如普希金、契诃夫、列斯科夫、杜纳耶夫、多纳-阿米纳多、普里什文、蒲宁等作品中均有对叶列茨的书写。将本文上述两种理论倾向融合,审视文学作品中的叶列茨书写,商业、宗教和英雄符码的超级文本特征得以体现;同时,呈现作者主观经验之下叶列茨文本的元地理特征:深厚的乡土情结,以及对人类生命诸多问题的终极思考,从而达到理论与文学的互证。
2023年01期 1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丽丽;
普里什文童年出逃“无名之国”这一事件作为元情节在其文学空间内延伸出对理想国度和新社会秩序的渴望与追寻,而“无名之国”也作为理想世界的元空间预先描摹了普里什文式的乌托邦图景。在早期创作中,普里什文不断对其精神空间进行拓荒,希冀探索到一片承载平衡与统一的神赐之地。而在苏联时期的作品中,“无名之国”的象征逐渐衍化成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建构,最终在“伦理共产主义”的构想中实现了个人真理与国家真理的和解。作家一系列的探索行为不仅延续了其童年对理想乐土的冒然奔赴,藉此也著成了宏大的诗人使命的神话。
2023年01期 2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牧阿珍;
谢尔盖·阿克萨科夫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作家之一。他的自然书写不仅突破了传统自然审美突出审美者而非审美对象的藩篱,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真实、客观、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体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保护的思想萌芽,还通过巴格罗夫祖孙三代与自然的交融呈现出“自然人”积极、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态。本文拟从生态审美的角度,以阿克萨科夫的渔猎散文和家庭纪事小说为对象,采用文本细读和纵横对比的研究方法,阐释其自然书写对生态审美自然性、整体性和交融性三大原则的体现,探索其作品的生态价值与文学魅力。
2023年01期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郑永旺;王威;
世界各国几乎都有以动物为原型塑造形象的文学传统,但早期的动物形象多出现在寓言等少数体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形象逐渐丰满,而且题材日益广泛,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俄罗斯文学中动物叙事的一系列特征在《伊戈尔远征记》中就已现端倪。俄罗斯作家或借用动物的眼睛来审视人性、观察世界、体验人的情感,或突出动物身上的某些特征来表现动物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同一性或相异性。
2023年01期 4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赵雪华;
“猫”是俄罗斯文学典型的动物形象之一,古罗斯时期猫被魔幻化,以古斯拉夫童话中的猫精巴尤恩为开端,其“博学”特性沿袭至今,形成俄罗斯文学中特有的“学者猫”形象。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和后现代作品中猫精呈现出会施展魔法的妖猫形象,其中黑猫因其颜色在俄罗斯猫精系列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二战之后苏联的科技强国理念和科技成就激发了本土科幻创作热潮。科幻文学中猫首先被异化,成为具有超自然生物特征和身附异能的科幻猫形象。当代的俄罗斯科幻作家更热衷于赋予猫精拯救人类和宇宙的重大使命,将其神化。对猫精从魔幻化到科幻化的塑造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幻想与神往,以及俄罗斯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人文思考。
2023年01期 6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